目前分類:健康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千萬不要食用反式脂肪 加入收藏

阿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橄欖油 芥花油 葵花油
【記者薛桂文/專題報導】

阿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溫烹調食物會產生致癌物
 

資料來源:大公網

http://www.takungpao.com/news/2005-3-4/YM-372273.htm

【大公網訊】聯合國糧農組織及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最新研究顯示,部分植物食品經過油炸、煎、烤等高溫處理之後會產生一種名為丙烯醯胺的致癌物質,危害人體健康。

該研究報告是由來自15個國家的35名專家聯合完成的。初步研究結果顯示,某些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而蛋白質含量較低的植物食品,如土豆片、咖啡、谷類食品、面餅、餅幹和面包等,在烹調溫度超過120攝氏度的情況下會生成丙烯醯胺丙烯醯胺對人的神經系統的損害已經得到証實。而在動物實驗中,丙烯醯胺則引起了動物的生殖系統疾病,並且導致癌症。

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2月份專門召開會議,討論了食用含丙烯醯胺的食品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根據已經進行的動物實驗的結論,致癌是丙烯醯胺最為嚴重的後果。委員會同時指出,實驗結論是建立在保守估計的基礎之上,對於丙烯醯胺的毒性機理、攝入量評估等還存在許多不確定性。

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指出,即便同一種食品,其丙烯醯胺含量的多少也因烹調溫度和時間不同而有很大差別,因此很難向公眾推荐某種可以安全食用的食物。目前,食品加工業正在對減少食物中丙烯醯胺含量的各種方法進行評估,但無論何種方法都必須保証既不損害食物營養,又安全可靠,並且不含其他化學成分。


阿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食物中的磷酸鹽       〈本文摘自 2004/11手天品社區報〉

  每一次和家長談起食品添加物,我都要提醒:不要聽到之後,立即禁止家人吃這吃那,因為積習已成,不是短時間就能改變。用強迫的方式,會招惹反彈。最好的方式,是建立良好的行為模式。例如:購買食品之前,先閱讀成分標示,以了解所含的材料與添加物。買或不買,決定權總是操之在我。如果決定要買,就高高興興的享用一番。

阿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mingpaohealth.com/cfm/news3.cfm?File=20060619/news/gna1.txt

17太陽鏡全防UV 標籤欠統一(2006年6月19日)
部分有失實之嫌 視光師促修例規範化

【明報專訊】炎夏快到,不少人都愛架上墨鏡防曬。本報最近從市面抽查17款成人及兒童太陽眼鏡,發現全部都通過防紫外光(UV)測試,但部分聲稱可100%防UV的樣本,經測試卻發現並非百分百,有失實之嫌。有視光師批評市面的太陽眼鏡標籤用詞含糊,認為政府應統一標籤,以便市民選購。

測市面13成人4小童鏡

海關發言人回應說,按現行法例,供應商只需確保其提供的太陽眼鏡符合「一般安全規定」,若有具體資料顯示任何人在營商過程或業務運作中違反《商品說明條例》,將虛假達至關鍵程度的商品說明應用於任何貨品,海關會視乎個別案件的證據,檢控有關違例者,最高刑罰為罰款50萬元及監禁5年。不過海關未有回應會否考慮修例,統一現行的標籤。

本報在市面購買了13款成人及4款小童型太陽眼鏡,樣本來自眼鏡店、時裝店及街邊小販檔等,價錢由2元到千元不等。

可防UV不等於好眼鏡

本報其後委託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診所進行防紫外光測試,發現17個樣本對眼睛有害的UVB穿透率由0%至最高6%(見圖),全部均通過美國標準及ISO要求,不過部分樣本聲稱可100%防UV,然而測試卻發現它們UVA或UVB的穿透率仍有1%,似乎與標籤不符(見圖)。

為本報測試的理大眼科視光學診所經理關家豪解釋,防UV是低成本技術,即使是普通近視眼鏡或隱形眼鏡,都有防UV效果,所以售價2元的太陽眼鏡也可有防UV的功效,但他提醒市民,能防UV的不等於是好的太陽眼鏡。

標籤未標明防穿透率

事實上,除了部分樣本聲稱100%防UV,亦有樣本稱自己防UV400、通過UV400保護等,關家豪直言不明白這些意指什麼,「UV400並不保證可防多少UV的穿透率,究竟是防對皮膚有害的UVA,還是防對眼睛有害的UVB﹖」他補充,UV400應該指波長315至380的UVA。

他建議為了方便市民選擇,當局最好應要求太陽眼鏡統一列出製造物料、透光率、UVA及UVB的穿透率等資料,「現時最大問題是,即使是好的眼鏡也沒有這些標籤。」他建議,消費者可選擇到較有信譽的眼鏡店選購太陽眼鏡。

消委會副總幹事劉燕卿亦認為,目前有關太陽眼鏡的標籤說明欠統一,太陽眼鏡的標籤均各自按其來源地而定。她同意可研究統一的可行性,以方便消費者。

海關2004年曾進行太陽眼鏡測試,結果6款太陽眼鏡均能通過美國國家安全測試。

明報記者 張岳弢

阿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抗紫外線太陽眼鏡怎麼挑?
2007/07/14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消費者要如何分辨抗紫外線太陽眼鏡?眼科醫師建議,最好到有信譽的店家選購,透過特製儀器瞭解抗紫外線功能。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主治醫師王宗仁說,紫外線簡稱UV(ultraviolet),其中的UVA、UVB波長會照射到人體,除了會曬傷皮膚,也會傷害眼睛的角膜、視網膜和水晶體,一般人容易忽視它的傷害。

台北振興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蔡佳臻表示,人看到強光,瞳孔會縮小以減少進光量,但肉眼看不到紫外線,瞳孔較無反應,所以易傷害眼睛。由於眼睛水晶體中有蛋白質,蛋白質會吸收紫外線,使組織產生不好變化,有點像雞蛋受熱會變白一樣,造成白內障。

王宗仁指出,太陽眼鏡是在鏡片製造過程中,加入某些化學成分,來抵擋紫外線,消費者選購時,不容易辨識,有信譽的店家一般較能提供保障。

蔡佳臻說,有的太陽眼鏡店家,會提供特製儀器,打出含紫外線的光束,接著再用太陽眼鏡阻擋光束,以確認抗紫外線效力。

蔡佳臻說,紫外線無孔不入,在戶外玩水上運動、騎車,最好戴包覆式太陽眼鏡。王宗仁也建議,戶外運動應戴偏光鏡片,避免眼睛吸收不規則散光,只在固定角度讓光線進來。

至於太陽眼鏡的鏡片顏色,王宗仁說,鏡片顏色不能避開紫外線,而是維持影像品質,一般以灰色鏡片較佳。

綠、茶灰色鏡片 最能擋陽光

【聯合報╱記者丁萬鳴/台北報導】

巿售太陽眼鏡琳琅滿目,怎麼選購合格的產品?經濟部標檢局建議,太陽眼鏡以綠色和茶灰色的紫外線阻隔能力較好;有清楚標示的風險比較低。

標檢局副局長王正輝,太陽眼鏡最怕的是買到紫外線阻隔率不足、可見光阻隔率又偏高的產品。戴上不合格的太陽眼鏡,比不帶對眼睛的傷害更大,因為可見光被阻隔後,會造成眼睛瞳孔放大,讓眼睛照射更多的有害紫外線光。

標檢局表示,根據他們檢驗過的上百種太陽眼鏡,選太陽眼鏡不要選顏色太絢麗者,一般而言,綠色和茶灰色的太陽眼鏡,紫外線阻隔效果較佳。

標檢局抽檢到的兩款不合格的太陽眼鏡都是「中國製」,波長三百八十奈米至三百一十五奈米紫外線,這兩款產品的穿透率分別高達百分之三十七和百分之四十七。

目前巿售太陽眼鏡最常見的缺失,包括:未標示品牌、未標示進口或代理廠商,和未標示產地。最嚴重的是標示不實,不少知名品牌標示具備國際UV四百防護等級的產品,其實對紫外線的阻隔都未達該標準。

鏡片抗紫外線? 找眼鏡行一測即知

【聯合報╱記者袁青/台北報導】

你買的太陽眼鏡是好看的太陽眼鏡,還是具有防護作用的抗紫外線鏡片?眼鏡行業者錢順濱說,就算鏡面上貼有UV400標籤,或鏡腳刻有filter category(墨鏡色度),消費者都很難從外觀辨識,最簡便的方法是拿到眼鏡行去測試。

另外,業者指出,廉價的兒童太陽眼鏡可能是拿壓克力材質,去泡藥水,抗紫外線的效能會隨著時間流失。如果是拿新的眼鏡檢驗,抗紫外線效能當然是有的。

錢順濱解釋說,太陽眼鏡鏡片色澤的深淺,或是標榜反折射效果的多層膜鏡片,和防紫外線沒有直接關連性,關鍵在鏡片能不能抗紫外線。抗紫外線功能在鏡片製作時就必須完成,歐美規格多在三百八十度,日系太陽鏡片則強調抗UV400。

業者提醒,有品牌的太陽眼鏡即使鏡腳刻filter category值數(亞洲多設在03值數),只能說明鏡片色澤透度,並不能證明抗紫外線;唯有專業功能型的太陽眼鏡會在鏡腳刻上polarized標明為偏光鏡,才有抵擋太陽光紫外線的功能。

強調所謂「多層膜鏡片」也不代表有抗紫外線功能,而是讓視線透過鏡片時更透亮,這是消費者購買時不能忽略的盲點。

【2007/07/14 聯合報】

 

阿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Q : 我的兒子今年一歲多了,為什麼 貴公司說這個時候的小孩子特別需要補充比菲德氏天然益菌呢?
A: 因為母乳中含有較低的蛋白質、磷酸,豐富的乳糖及適當的鈣磷化有益於寶寶體內比菲德氏天然益菌的生長。然而寶寶斷奶後(通常是一歲後),體內的比菲德氏天然益菌快速減少,但是寶寶在這個階段通常又特別的活潑好動,與外界的接觸更多了,所以聰明的媽媽們,應該適時的幫寶寶補充比菲德氏天然益菌。 (雀巢營養顧問 黃翠華主筆)

阿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Q : 寶寶便秘怎麼辦?
A: 寶寶便秘和本身膠胃及飲食有關,小於3個月可添加葡萄糖水,多喝開水,大於4個月可加果汁(蘋果汁除外),大部份都可以改善,另外,必要要時換另一個牌子奶粉如: 1.酸化奶粉 2.加寡糖奶粉 3.或是目前很盛行的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或許便會改善。 如改換奶未改善,醫師開軟便劑也不見改善,則需要檢查腸胃是否有其它病症,如:巨大結腸症、神經缺陷。請注意:一歲內不能喝蜂蜜。不能常灌湯。 (馬偕小兒腸胃主治醫師楊俊仁答)

阿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Q : 什麼是黃疸?
: 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國內新生兒,在出生一星期內會發生黃疸,大部分都很輕微,會在出生後一星期至十天內消失。唯有少數寶寶會因某些原因而使黃疸加劇,需要加以治療,以防「核黃疸」的產生,損害身體,貽害終生。所以在寶寶出生後的前兩個星期,不要睡在太暗的房間裡,當寶寶有軟弱、吸乳減弱、嗜眠、嘔吐、發燒等現象時,應立即找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阿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